好電影與好電影

防疫政策逐漸取消,好電影陸續上畫,今年經過兩年休息,終於看多了電影,看電影習慣復常時,也對電影有另外一些理解和要求。

一直都偏好有故事性的娛樂,對純粹優美的事物較難理解,例如與詩詞相比,我更喜歡小說;與音樂相比,我更喜歡電影中的音效和配樂;與繪畫相比,我更欣賞電影中的拍攝手法。哪一種故事我都喜歡看,我喜歡緊張刺激的劇情片,深刻動人的愛情片,充滿創意的科幻片,出人意表的解謎片等等。簡單來說,我喜歡故事寫得好,有足夠娛樂性。

經過兩年沉澱,發現有些電影、動畫或劇集雖然好看,但卻不令我喜歡。看故事,是在看別人的經歷,從中吸取教訓或反思,從而更好地生活。

我發現我不喜歡《鬼滅之刃》,這部動畫中的鬼,臨死時追憶過去,回想自己的苦衷、往事,關於追悔莫失、懷緬過去;我不喜歡《正義迴廊》,一件過去的凶殺案,法庭和陪審員都有了判決,當事人應該開展新生活。但電影中憑空創作陪審員沒有有效討論案情的橋段,創作各自各草率投票,令被告無罪釋放。這樣只是推動公眾互相猜疑,質疑陪審員質素,損害陪審員制度,這些效果更只是沒有實質證據底下創作的結果,對尋求真相沒有幫助;我不喜歡《黑亞當》,這是一部對政治正確反感的支持者電影,為了表達對平權運動的反感,只顧加插暴力、殺人、酷刑迫供成份。既然是英雄救世界電影,居然連壞蛋做過什麽壞事都欠奉,只顧取笑不願殺人的英雄,這個故事只顧滿足己方支持者。今年看電影時我都會想,究竟電影想教導我們什麽﹖會不會讓我們喜愛生活、社會或對未來更有希冀﹖會不會提供好好生活的勇氣﹖

廣告

今年也看了很多好電影。

添布頓為Netflix拍了一套劇集《星期三》,一如以往關於怪人如何在社會中自處。這劇集有點延續《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》討論的意味,添布頓在不同時期,對怪人如何在社會生活有不同的解答,《愛德華鉸剪手》認為怪人縱有天才,不能為人接受就應避世遠離社會,《怪誕黑家族》是怪人其實更有能力,應該統治世界,《柏鳥小姐》的解答是怪人應該找班臭味相投的朋友自成一格,而《星期三》的故事,卻關於在怪人們之中仍然是異類。劇集拍得很有趣,演員演技突出,場景佈置充滿添布頓的特色,具商業娛樂性,發掘一下還有點特別意義。

是枝裕和繼續在《孩子轉運站》探討家庭的本質,如果《誰調換了我的父親》中,有個非血緣家人是個意外,那《孩子轉運站》中,「家庭」的構成之初根本懷有惡意,然而有了經歷產生了如親人間的感情,也會為了對方的生活而犧牲自己,這樣又算不算是個家庭呢﹖日本電影節奏一般較慢,但這部是是枝裕和首部韓國電影,較為貼近現代電影的節奏。

《今際之國的闖關者》終於在今年推出第二季,關於「今際之國」的謎題全部解開。這類一班人被迫參與生存遊戲的故事,最終都要為這些遊戲自圓其說,比較牽強的像《要聽神明的話》、《殺戮都市》等,搬出神明外星人,雖然解答無法反駁,但又因根本無從反駁,感覺太沒心思;像《魷魚遊戲》背後是有錢金主,就容易產生劇情的矛盾。《今際之國》的解答是這類型影集中最完美的,既合理又沒有搬出神明的萬能劇情。我最欣賞全劇都是關乎生存意志、勇氣,跟結局的解答、跟「今際之國」的真相完全一致。劇情教我們勇敢生活,面對挑戰,增加求生意志,既有好看的劇情,又是懷有好意的故事,是難得的好作品。

廣告

Leave a Reply